北門旁的忠孝橋引道拆掉後,連著台北車站與西門町間的「北門廣場」變成一個鬧中取靜的新亮點!(2017年7月完工)這裡一次也能踩2個古蹟點,除了重現「北門(承恩門)」外,就是「撫臺街洋樓」,計畫來這兒玩可以規畫玩「台北車站」方向,或是尋中華路往「西門町方向」吃喝玩樂。PS:今天到北門廣場,還是815全台大停電日,晚餐順道覓食進駐到北車的米其林一星「了凡」燒臘。
這裡不好停車
所以搭捷運從北門站下車比較近
我們則騎著機車
停在相機街附近
走過來
會先遇到第一個古蹟「撫臺街洋樓」
旁邊的公寓建築物柱子和牆面有刻花
有50年歷史的鄭家豬腳肉飯
台北相機街
相機街整齊的招牌
走過來對面這一大片
之後會有
「郵局博物館」
「鐵道博物館」等等
這一區將變成「台北博物館區 」了
這角度看的到
中間是相機街
左邊是台北郵局總局
台北郵局
台北郵局古蹟
建於1898年,初為日式木造二層樓房,
1913年毀於大火
由日本 栗山俊一 設計的三層鋼筋水泥大樓於1930年落成
建築風格採兼具希臘古典及20年代的流行式樣
內政部於民國81年指定為第三級古蹟(市定古蹟)
一邊是車道
一邊是行人道
上次新聞說:有不小心車子開上來了
綠地廣場約有0.68公頃
將由原有2370平方公尺,
擴大約3倍成為6865平方公尺
「北門」
清代台北城門中唯一具有閩南原貌的城門
城市軸線的2個重要人文意義:
1.禮制軸線
2.風水軸線
城門共五個:
1.北門「承恩門」
2.南門「麗正門」
3.小南門「重熙門」
4.東門「景福門」
5.西門「寶成門」。
北門又稱承恩門,
面向北方有「承接天恩」之意,
與一般平民由南門入城不同
是台北僅存的閩南式建築原貌城門,
區位重要性:
1)現代是老台北城區「西區」的地標,
2)清代是「城內」通往「大稻埕」的門戶
閩式風格的元素:
1.屋頂屋脊
2.垂脊
3.屋瓦
為了避免影響各角度觀賞北門本體之機會,
經過專業燈光照明設計及專家討論,
於廣場外圍利用6盞高燈以高角度投射方式
入城門囉!
甕城橫額上的「巖疆鎖鑰」原石碑
城牆石材主要來自內湖金面山,
打石工作則由該山南側山腰處的北勢湖清代打石場負責。
而石材材質則為火成岩的安山岩(少量為唭哩岸石)。
七星山
一棟新建的旅館
這裡看的到 「日頭落山」
夕陽
晚餐走到台北車站附近天城飯店的天橋
這裡好多攝影者架著腳架在拍風景
天橋轉過來
就這個大馬路
啃漢堡
每人低消150元
不想吃那麼多
單點一個外帶回家吃
等漢堡的時候
忽然燈全暗了
過一會兒又亮了
原來
815全臺大停電
(指2017年8月15日16時51分起全台灣發生的停電事件)
大家問我:有遇到停電嗎?
我說:沒有耶!難怪路上好多消防車跑來跑去的
因為停電時
我正在北門廣場看夕陽
而台北車站這一帶
燈還亮亮的
所以沒感受到「黑暗時刻」
買完漢堡
晚餐跑到北車吃米其淋一星的「了凡」
台北車站這一區
除了新光三越整棟沒電外
其它都有燈
了凡的招牌是「油雞飯」,
是全球第一個摘星的新加坡小攤販,
也是現今最便宜的米其林餐廳
口味上:
燒臘偏甜,與香港偏鹹不同
發源於新加坡牛車水大廈,
讓米其林百年來首度破例,
頒給小攤販米其林一星殊榮,
台灣是了凡在新加坡外第一個海外據點。
我們就點了招牌「油雞飯」100元+叉燒70元
這裡沒有所謂雙併這種選項叉燒是我們另外加購的
川味涼拌四季豆80元:
看起來很紅以為很辣
但還好,
是用南洋風的蝦醬下去拌的
不是想像中的川味那種辣
整理而言:
因為台灣的燒臘店也不少!
一個便當80-100元
有肉(雙併、三併)、有菜、飯量多
一般的店家擁有
1.份量多
2.價格OK
了凡要在台灣燒臘市場拼出來一條路來
這裡的優勢有
1.名氣:有米其林一星的光環
2.吃巧 :吃招牌油雞的嫩度
3.位置:車站來來往往過客人群
若是對一般要吃三餐的外食族
不常在車站出沒的人來說
只是偶爾打牙祭的地方
也不像大伙聚餐能選擇久待的場所
fb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HawkerChan.Taiwan/
了凡香港油雞飯麵 HOYII北車站店
營業時間:11:00 - 22:00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36號
電話:02-2311-8078
延申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