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後利用瑣碎時間拿著手機拍拍,自找小確幸,加快腳步來到車站與西門町中間處的撫臺街(開封街與延平南路),趕在最後入館5點45前看一下裡面的攝影展品與建築物特色。此為台北府城日治商用建築古蹟之一(屬民間店舖型態),當地稱為「石頭厝」。
特色
日治初期獨棟式的洋式店鋪,
石木混合構造
外觀上最大的特徵,
是在立面上的陡斜屋頂、
屋頂突出之老虎窗型式與石造拱廊柱。
一樓為石造,外有精美的石拱騎樓。
拱廊為四柱三間,
拱圈是梯形唭哩岸石塊組合成,
騎樓天花板有木材拼組成的圖案。
一樓室內天花板原為印花鐵皮天花,
但因多年前曾遭祝融現已找不到該種薄鐵皮材質,
所以改用檜木,
屋內角落目前以鋼構補強。
二樓與屋架均為木造式,
屋頂屋面覆以銅片瓦,
屋頂仿蒙薩雙脊屋頂形式
〈因法國建築師蒙薩得名〉,
屋面第一坡面較陡,
第二坡面較緩接近平頂,
第三坡度才是平頂。
正面屋頂開有三個老虎窗,
中間者最大,
老虎窗具有通風功能,
內部二樓屋頂複折式桁架造型美觀。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zh/%E8%87%BA%E5%8C%97%E6%92%AB%E8%87%BA%E8%A1%97%E6%B4%8B%E6%A8%93
有些還是要靠資料來源才比較能清楚的知道歷史性與特色。
自已也無法瞎編出來吧!
洋樓所在地為大和町(現為延平南路)四丁目八番地,
建物部份據查原為合資會社高石組所使用,
1930年代後轉為酒類商佐土原吉雄先生的店舖,
土地標示為大倉組株式會社〈從事土木建築營造業〉所有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zh/%E8%87%BA%E5%8C%97%E6%92%AB%E8%87%BA%E8%A1%97%E6%B4%8B%E6%A8%93
看一下開放時間:10:00~18:00
休館:週日
最後入館時間:17:45
門票:免費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26號
名稱由來:
故日本時代市區改正計畫將
今日忠孝西路、中華路、武昌街、博愛路
所圍街廓定名為撫臺街
(「撫臺」為「巡撫」簡稱),
2009-2012年間,文化局曾委託台北故事館總監陳國慈管理。
現由社團法人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進駐經營,
2014年(中華民國103年)4月19日再次重新開館
資料來源:同上
留言簿
老相片的展出
上二樓了
從2樓裡頭看到的通風作用的老虎窗
爬到3樓的屋頂望向福星 國小的視野
看不清楚文獻有放大鏡可以看
現在的展品
舊時 代的舊照片
以前的公車
3台連著
好像 BRT唷
林田桶店等車的人潮
一樓以樸質厚重石材疊砌築造,
正面屋頂開有三個老虎窗,
此為中間者最大
旁邊看到一間60年老店鄭記的豬腳飯
有機會再來吃吃看囉!
延申閱讀:
8) 鯊魚 咬吐司(外帶)
9) 公館「水源市場」區
10) 胖叔叔專業肉羹 & 湯圓世家
11) 城中貓耳朵
12) 捷運忠孝新生「貳樓咖啡」
13) 南陽補習街「萬師傅牛肉捲餅
14) 城隍廟巷子旁「添財壽司屋」
16) 中正紀念堂的「南昌廣東粥」
17) 很文青的「微客棧
18) 中正紀念堂「寧波排骨大王
19) 補習班「良品牛肉麵」43年老店
20) 和平醫院「京樽燒鵝之家」
21) 投幣機出漢堡「阿嘉漢堡」
22) 開封街「山西揪片」
23) 開封街「三代魚翅肉羹」
25) 重慶南路「阿貴的店」
26) 城中美食30年老店
27) 懷寧街「信陽麵館」
28) 中正橋旁「一郎日式料理」(吃喜宴)
29) 小蒙牛火鍋
30) TAKU居酒屋
31) 威靈頓1號茶餐廰
32) 重慶南 路「上田日式定食」
33) 赤阪拉麵
34) 杜卡得金幣餐廰 2019年9月原址已沒營業
35) 城中市場「羊城小館」
36) 重慶南路「百八漁場」
37) 重慶南路「洋朵義式廚坊」
38) 穎食喝東西
39) 阿一乾麵
40) 劉山東牛肉麵(老店)
41) 北平田園餡餅粥
42) 華南高級排骨便當
43)中華餃子牛肉麵館
44) 清真黃牛肉麵館
46) 東一排骨總店
47) 趙記菜肉餛飩大王
48) 峰圑茶莊
49) 南機場夜市
50) 老牌公園
51) 台灣添虱目魚專賣店
52) 巧味溫州大餛飩(和平醫院
53) 台北車站「六福客棧便當」
54) 山西揪片
55) 龍記搶鍋麵
56) 七里香大腸麵線甜不辣
57)竹圍牛肉麵
58) 南機場夜市
*****************************
景點
1)長榮海事博物館
2) 土銀博物館
3) 古亭河濱公園(婚紗廣場)
4) 三創園區
5) 台灣歷史博物館南門園區
6) 台北北門
7) 車站微旅行
8) 逸仙公園
9) 牯領街
10) 撫台街洋樓
11) 紀州奄
12) 客家文化主題館
13) 華山1914文創園區
14) 寶藏巖
留言列表